关心下一代五老人员指的是: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和老模范。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关工委)是党中央批准成立的,以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党政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以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关工委组织和依靠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简称五老)开展工作,大力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
关工委简介:
中国关工委是党中央批准成立的,以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党政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以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少年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关工委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协调、指导、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关工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中国关工委积极配合党政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关工委
关心下一代五老人员指的是: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
“五老”精神是广大“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长期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可贵的精神。“五老”精神被概括提炼为: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简称“忠诚、关爱、创新、奉献”。虽然只有四句话,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1、忠诚敬业。忠诚,即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贯穿于人们的道德感情和道德行为之中,其原意是真心诚意、尽心竭力,也就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敬业是广大“五老”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2、关爱后代。关爱后代是“五老”精神的本质特征。老同志不仅有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而且对孩子们满怀深情和爱心,舐犊情深。他们以长者的慈爱之心,热心关怀,永不言弃,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能够起到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务实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到处充满竞争,各个领域都面临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更要务实创新。要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摸索新规律,创造新经验。要善于总结推广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又得到老百姓拥护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形式、新载体。
4、无私奉献。广大“五老”退而不休,为了下一代不顾年高、不计报酬、不图回报的无私行动,是发自内心的自觉,不是依靠强制,更不是依靠物质刺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敬业奉献,这种奉献始终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和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战略意义,自觉肩负起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青少年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我们党的事业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要研究青少年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变化和特点以及内在要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引导青少年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锤炼意志品格,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守纪的基本道德观念。要教育青少年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义
1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的继续。
2关心下一代工作是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3关心下一代工作可以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4关心下一代工作可以深入了解当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致力于为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关注
它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政策和计划,推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健康和福利等方面的改善,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机会和条件
该委员会还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开展青年就业培训、职业规划和创业支持等活动,为年轻人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此外,它也承担着促进家庭关系和亲子关怀的职责,提供家庭支持和教育资源
总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核心任务是关注、照顾和支持下一代的全面发展和福祉
五有五好”即有组织、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效果;
领导班子建设好、“五好”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探索创新成果好。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关工委),于1990年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关工委是以组织老同志,来进行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中国关工委主任由党中央任命,全国各省市县区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都设立了关工委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工作组织92万个,人员1250万人。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转型后,关工委正式转型成社会团体组织。
工作内容:
围绕党和政府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协助和配合党、政有关部门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办实事、做好事;配合政法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等部门,积极开展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活动,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
调查研究培育青少年问题,向党和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完成党和政府交办的任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