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村,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小村庄,坐落在北京北郊一个叫做“上地”的地方。由于聚集了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摇滚乐手,其中包括了近20支成型的乐队,像舌头、木马这些已经发行了专辑的乐队就是从树村这里走出来的。树村的东北方向是著名的迷笛音乐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将其视为在北京发展的第一站。树村的西北方向是东北旺,那里也是一个已经成型的音乐村;再加上西三旗、黄土甸,从现象上看,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树村为中心的特殊的地下音乐群落。
于是,树村对于中国“地下音乐”运动也标志着一个起点。在当代艺术史中,很多时候是可以用地名来断代的。比如巴黎的塞纳河左岸,纽约的苏荷区,北京的圆明园等等.
树村就像昔日圆明园的画家村、亮马河的东村一样,由于诸如房价便宜、特定人群集中一类的原因,形成了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摇滚青年没钱,音乐人们相依为命,从物质上到精神上基本上是准共产主义的境界。所以至今在树村居然从没有发生乐手饿晕事件。租下房子以后就成天鼓捣些叮叮当当的音乐,而当地的村民也习惯了这些人的喧嚣和他们特异的形象。
在树村,大量的乐队搞的是新金属、硬核说唱一类的乐队。他们极度贫困,但多数乐队仍然认为如果他们去做一些别的事情会影响他们的创作,也不愿意过那样的生活,他们希望能靠音乐养活自己。树村乐队演出通常是在一个叫开心乐园的地方,每周六晚上他们都会在那里狂欢,演出挣的钱刚刚够他们打车回村外加喝一顿酒的。如果你问他们是怎么生活过来的,他们会说:“不知道,反正到现在还没死。”
一个树村乐手的生活经历通常是这样的:狂热喜欢音乐,然后抛弃家乡的一切,只身来到北京,投奔迷笛学校,结交在北京的音乐人,根据兴趣大家组合,离开学校搬到学校附近的树村过起“摇滚”生活。(阿冷阳)
北京地下音乐与树村
京城摇滚村
来北京的摇滚乐手们大多心中有个梦,忍饥挨饿是为了圆梦。但现实是残酷的,贫困、无保障的生活随着时间带来种种压力,使很多人加入这个群体的同时,也有很多人纷纷从这个"战场"上败下阵来,消失得杳无踪影。在树村,这种情景每天都在演绎着。
树村,这个在北京地图上几乎无法找到小村庄,坐落在北京北郊叫做"上地"的一个地方。泥泞的道路,随处可见的垃圾,破落的村舍,一切都是那么的普通,然而就在这个如果你路过都不会看一眼的村落里,却住着一批来自外地的热血青年,他们带着对音乐的执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扎根于此。简陋的小屋、恶劣的伙食、穷困潦倒的日子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他们却像坚实的种子一样,坚强地在这里扎下了根,要在这里开花、结果。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要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要在这里开始他们的梦,尽管这个梦是苦涩的、是充满泪水和酸楚的。这一切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他们选择了这条路,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虽然他们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
树村不大,由本地的居民、一些捡废品的人、外地打工者和几十个玩摇滚的青年人组成。这些青年来自全国各地,有东北的、山西的,有江苏的、河北的、河南的,也有广西、云南的。其中包括了近20支成型的乐队,象舌头、木马这些已经发行了专辑的乐队就是从树村这里走出来的。
树村的东北方向是著名的迷笛音乐学校,那个学校是外地音乐青年来北京发展的著名跳板,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将其视为在北京发展的第一站;树村的西北方向是东北旺,那里也是一个已经成型的音乐村;再加上西三旗、黄土甸,从现象上看,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树村为中心的特殊的地下音乐群落。
乐手们的真实生活
他们用100到200元一个月的价格租一间斗室,里面堆放着大量的CD唱片、音乐杂志及生活杂物。庞大的音箱、凌乱的电线使屋子变得更加窄小。每天的时间除了睡觉、吃饭外,就练琴。晚上他们通常睡得很迟,一般都在凌晨入睡,白天快到中午时起床。因为人口密集,"摇滚噪音"容易招来居民的责骂,在乐手们租来的小屋里,练琴时要在窗口、门口捂上被子,以降低音量避免扰民。吉他和贝斯还好点,而鼓手,在这片地区几无立足之地。
每逢春节,乐手们没有路费,急着找钱回家,卖乐器卖衣服的大有人在。他们过的是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随便一件衣服穿上便可出行,但一定要前卫,又没钱,因此蓄长发便成了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吃,对于他们更是简单,条件好一点的能吃上方便面,或许十天、半个月的吃上一次炒菜,而绝大多数人整天只有吃5角钱一个的菜包子,而且一吃便是十几天、二十天,条件再差的就只有买半斤烙饼就着凉水下肚了。据他们讲,最苦的时候兜里只有2元钱挺上一个星期也不算稀罕事。
这里90%的人都是靠家里资助的。怕别的工作耽误时间,乐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去做其他工作,因此树村里那些年纪大些不好再向家里伸手的乐手们的生活,就常常难以为继,过着缺衣少食的赤贫生活。
住在这儿的摇滚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被称为"赶场"的,每周几次到酒吧演出,报酬也不固定,有时报酬抵掉来回的出租车费后就所剩无几了。另一种是静下心来,专心地搞原创音乐,用他们的话讲这才是真正的摇滚精神,这类人对"赶场"的不屑一顾,但他们的生活状况往往会更糟糕。
目前,北京的摇滚乐队地上的和地下的至少有1000余支,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已经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但是,国内没有摇滚乐的传统,没有适合的发展基础,社会对摇滚的认知程度也不高。
树村就像昔日圆明园的画家村、亮马河的东村一样,由于诸如房价便宜、特定人群集中一类的原因,形成了非常奇特的文化现象。这样的地方描述起来有点像乌托邦或者人民公社:在一个由砖瓦房、黄土路和洋灰路相间的小村落里,人们快乐的生活着,有一部分人是出租房子的,他们不种田,外面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做什么,也许主要就是靠出租这些房子挣钱,他们可以算作是"种房子"的人;还有一部分人是租房子住的人,他们本身也没有什么钱,租下房子以后就并不安静的住在里面,成天鼓捣些叮叮当当的音乐,但是他们并不真正的工作,而房钱去会交到房主手里,他们就象是肥料,这个村子房屋的肥料,每一天内部都在发生着不可预料的化学反应。于是,村子里的人要么不用干活,纯"种房子",要么不干活,纯做音乐,我想这个树村的"树"一定是桃树,这里简直就是那个"世外桃源"了。
地下摇滚乐队的精神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 他们狂迷摇滚 却又不屑出名
摇滚就是他们的生命
他们一般在酒或者闹市,琴行演出
稍微有名气出场费没人也不可能过万
没名气的更不用说的
他们认为音乐能够养活他们自己
酒吧:客人点一首歌的费用在50元左右
乐手每晚演出可以走几个场子,这样一晚上下来收入也不菲
当然乐手也有找不到歌厅或酒吧的空档时期
闹市:商家开业或企业搞促销活动常常在繁华的闹市区安排演出,目的就是要吸引来往的人流,然后进行产品的展示或销售
能参加这种演出对于生活并不安稳的摇滚乐队来说是个美差
一场演出每个乐手大约可以得到千元左右的报酬,但这种机会并不是很容易得到
琴行:是地下摇滚乐队成员们的又一个栖身之地
由于北京高校林立,年轻人多,从外地来这里寻梦的人多,另外中国的摇滚也诞生在北京,这就形成了一种摇滚文化,无论是醉心于民谣的校园歌手还是内心酝酿着呐喊的摇滚乐手,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需求,这就捧红了两个产业:唱片业和乐器制造业
而乐器成本和价格间的巨大差价,给了许多从业者赚钱的机会
就摇滚乐来说,通常需要的乐器有吉他、贝司、鼓,上档次的乐器没有低于5000元的,上万元乃至十几万元的乐器也是司空见惯
由于乐器消费群的局限,其销量并不像其他一般商品一样数量很大,但利润极高
一些摇滚乐手找到这些琴行甘愿为他们打工,在乐器方面,他们是内行,又有技术,因此这项工作很适合他们
他们可以为新上的货进行精心护理、定音
而且在有顾客来买时也可以充当现场的演示,使得客人对乐器的购买欲望增强,卖出的概率也就增加了
另一些实力稍强的乐手们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自己也运营一些乐器店,用以谋生和支撑自己的音乐追求
录音棚:录音棚是摇滚乐手们生存的第三个重点场所
技术较好且小有名气的乐手们可以找机会为一些流行歌手录制专辑,他们靠着为歌曲编配,现场调制和后期混合制作来获得收入
这种收入较为可观,一般每录制一首歌,每个乐手的收入应不少于一万元
主要就是这些了
还有一些就是娱乐的了
AOK - 鬼屋
词曲:AOK乐队
不知道该不该让那无聊深奥的话
都在我的耳边围绕
就是我的手 我的脚 我的头 我的脑
加上我的眼我的心脏在不停的跳
看一看那可怜的钟表
在为自己做着最后的求饶
可能就是我就是他是你
不是北就是东是西 不是哭就是笑是闹
我都快晕倒
把你的音乐声音 开到你认为最大
不管周围的人们 在说你什么坏话
只因为我们大家 都喜欢这种感觉
那些该死的废话全部都给我闭嘴
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多的需要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多的尖叫
不知道从哪里传出了一阵
让人心惊胆战的尖叫
就是男人叫女人叫孩子叫老人叫
加上黑在叫白在叫最后我在叫
为什么这么多的苦恼
拜托他们去另一个世界寻找
可能就是我就是他是你
不是北就是东是西 不是哭就是笑是闹
我都快晕倒
把你的音乐声音 开到你认为最大
不管周围的人们 在说你什么坏话
只因为我们大家 都喜欢这种感觉
那些该死的废话全部都给我闭嘴
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多的需要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多的尖叫
把你的音乐声音 开到你认为最大
不管周围的人们 在说你什么坏话
只因为我们大家 都喜欢这种感觉
那些该死的废话全部都给我闭嘴
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多的需要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多的尖叫
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多的需要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
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多的尖叫
2009-9-18 21:00
主要演员:阴三
票价:标准票80元(演出当日买3赠1),预售票60元,学生票50元,演出当日买3赠1,VIP票120元
IN3 9.18 concert at Starlive
Artists:IN3
September 18th, 21:00
Price:On door 80rmb(Performed the same day to buy 3 get 1 free),In Advance 60rmb,Students 50rmb,VIP 120rmb
他们用北京俚语为自己冠以名号,他们以戏虐调侃的姿态记录生活。
陈昊然,贾伟,孟国栋,这三个表征迥异却同样乖张狂放的家伙,用自己的方式向所有人证明了北京地下HIP-HOP正在以最人面前彻底释放,就像一场捍卫音乐的战争,这就是他们的生活,THE LIFE IS AT WAR!
07年MIDI音乐节IN3专场,他们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源自生活的创作,在全国乐迷面前肆无忌惮地诠释了北京地下乐队HIP-HOP最狂躁的幽默。
In3当“NO MONEY NO FRIEND”变成了无数人的MSN签名,当“都得死”变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当“北京欢迎你回来”走进了ADIDAS新装发布会现场,当“北京晚报”变成了学生们点击搜索的重点对象,当阴三儿与扭曲的机器一起叫嚣着“都别废话”,用最原始的声音将HIP-HOP与摇滚乐融合,那些渴望真实,内心躁动着的人们开始逐一苏醒,因为阴三儿正在用自己的生活入侵着我们的生活。
没错,阴三儿用音乐向身边的“伪人”们动了粗,但请不要误会了北京地下音乐的态度。他们长得不帅,也不是变态杀人狂,他们喜欢说:祝你幸福!
p.s订票电话:010-64255677
1、MODU CLUB
2、Elements爱乐
3、ONE THIRD
4、北京Kaiclub开吧
5、老牌LEGEND酒厂
6、The Bricks
7、PH
8、美高美酒吧
9、O·T酒吧
10、小丁老酒馆